行山見到一個古墓, 見水可以發達,見水亦可以很困很苦 蒼茫大海浪淘盡, 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嗎?
類別: 陰宅風水
今次與大家分享一個頗冷門的墓穴,位於渣甸山二號配水庫旁邊。 這個墓穴碑上註明是光緒四年(1878),民國七十年(1981)重修,究竟何年正式造葬就不得而知。 不過這個墓穴至少失祭差不多三十年矣!去到今
行山覆古墳途經一個121年前之墓穴,原葬於清朝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歲(1898年),其中一塊銘文: 嘗聞之我師云, 誤葬多因求正面,不扦渾是舍偏坡,那知棄死挨生訣,只取靈光一點鋤,………… 後面又說: 是
一個表面平凡,非常頂級的龍穴。 對上一次入錦田行山,已經是2007丁亥年,屈指一算已是十二年前矣。 有一個水邊的龍穴,它就在錦田荷葉伏龜後面,論富貴福力,它卻絕對不遜於荷葉伏龜。而且它平時不甚被人留意
行經丫髻山,見到一個教材: 路旁一個墳地,放了很多個金塔,沒有造墳面的泥水工程,沒有墓碑,沒有包金,沒有拜台水口。 這個墓地所放金塔,足有二十五個之多,估計至少有三代以上的家族墓。其特別之處,用什麼理
上山相地,此山之難度甚高,要花很多氣力汗水才可以登至山腰,沿途更有甚多帶刺植物,一個不小心被刺中又痛又痲痹,增添不少阻力。 這個地方龍局十分優美,近身山下魚塘密集,外局又有青龍、白虎兩砂可為倚傍,外洋
香港有兩個猛虎跳牆,一個在屯門,早已蔭發出逾數百億身家的權貴。另一個則在大欖郊野公園範圍之內,乃屏山鄉坑尾村鄧氏的十五及十六世兩位太婆的龍穴。 龍穴乃清朝咸豐七年(1857丁巳年)遷葬於此。 對上一次